教育新知

愛你一輩子

2011-06-08 00:31

 

瀏覽:投影片

 
愛:愛心回原點,愛你 原來的模樣 讓你做自己
 
你:寧靜多一點,讓你 身健康 心寧靜 人平安
 
一:意義多一點,讓你 成為一個身心靈均衡的人
 
輩:背書少一點,讓你 終身喜愛學習 靈活有創意
 
子:指揮少一點,讓你 能獨立思考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愛你一輩子」孩子這五個字敘述著孩子從誕生到獨立成人這段歷程,父母最單純的教育期望;這五個字代表著從五個層次,從瞭解每個孩子為獨一無二、各有所長的人,提供他們祥和健康安寧的環境,給他們在知識、情感、意志都均衡的學習,讓他們具有遠大的視野及終身有用的能力,到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好公民。

反省:這是我們要的教育嗎?

 

愛:愛心回原點 愛你 原來的模樣 讓你做你自己 more

「愛你一輩子」理念的本質就是「愛」。「愛心回原點」談的是「愛的本質」與「孩子的本性」,我們應瞭解孩子的原來面貌、認識多元智能、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並從「接納」與「賞識」兩課題中,學習以真愛陪孩子成長及學習。

你:寧靜多一點 讓你 身健康 心寧靜 人平安 more

「寧靜多一點」談的是「養育與環境」。「愛你一輩子」理念的本質為「愛」,「愛」是一切行為的核心,從內在的愛出發然後形諸於外,是從雙腳站立的土地及身處的環境為外在的起點,「寧靜多一點」讓我們重視養育與環境的關係;從認識土地倫理、社會境教瞭解其多重影響;並以「信任」與「支持」兩課題,學習並且形塑「善」的環境給孩子成長及學習。

一:意義多一點 讓你 成為一個身心靈均衡的人 more
「意義多一點」談的是「身心靈均衡的完整生命」,我們應瞭解孩子成為「身、心、靈均衡的完整生命」是很重要的。透過「知識」、「情感」與「意志力」的課題,認識「全人教育」;並學習協助孩子建構自己的生命意義,讓孩子從偏頗的知識體系中,回到均衡豐富的涵養與學習。

一個完整有意義的生命應具備「知識」、「情感」與「意志力」全人教育的整合存在。及「知、情、意的全人教育」,以瞭解孩子成長過程的身心發展特質,並具善用技巧協助孩子在各成長階段完整的自我實現。並從認識「知、情、意」、到瞭解「身、心、靈」的反省兩課題中,支持並成就「真」的生命觀。

輩:背書少一點 讓你 終身喜愛學習 靈活有創意 more
「背書少一點」談的是「生存的能力」。面對科技變化快速的世界,讓孩子具備有未來的生存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務。檢視過去的教育,發現過度強調記憶背誦的結果,將偏離孩子真正需要的關鍵能力。在面對「全球競爭」的困惑時,大人們如何自「適性發展」與「終身學習」的課題掌握方向;讓孩子從知識牢籠中解套,在適性發展中成就「美」的生命,並能終身進行與時代需求相應的學習。

子:指揮少一點 讓你 能獨立思考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more

「指揮少一點」談的是「21世紀公民的素養與擔當」。

當孩子長大成為「大人」時,應具備有「公民的基本能力」,即21世紀公民的素養與擔當。在「負責」與「尊重」中引導出「真、善、美」合一的實踐,讓孩子在全球化中擁有優雅的人格與優質的競爭力。台灣為了升學,常疏忽在教育過程中,協助孩子學習準備做一個「公民」。成年人應學習指揮少一點,引導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學會為自己負責,成為能獨立思考、善於團隊合作、主動負責的好公民。

 

資料來源:https://www.20187.org.tw/guan-yu-ai-ni-yi-bei-zi/ai-ni-yi-bei-zi-li-nian

 

小編感言:的確是21世紀最好的教育理念,我認為正向發展的資優教育正是理念實踐的最好示範。

 

從感覺經驗統合發現文化知識整合

2011-06-02 22:36

 資料來源: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17&content_no=387&preview

【原文作者 / 新北市文林國小教師 趙欣怡】

  二次世界大戰後,分科教育重新培養了新的知識份子,教育結構朝向了專業領域的發展,而小學基礎教育也再現了同樣的分化思潮,即便師資培育課程規劃期許每位未來教師都具備全科教學能力,以及生活美學等素養,多數教師仍以個別教學專長面臨基礎教育的重任,甚至很多在政策制度與教育資源不均等影響之下,無法發揮己之專長。如今,在環境急速變遷的洪流下,社會結構的驟變,教育需求不再只有課本上的知識,擴散到了生活各領域中,尤其是近年的生態環境危機與科技資訊爆炸議題,都深刻影響教育該重新思考何種形式的教育模式能融入孩子的學習心靈,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以各種感官來理解這個日益複雜的世界。而國教院試圖提出了SAS以美感教育作為教育之起點,發散到生活中的多元議題,無論是藝術、生態、社區、文化等觀點,都期許透過已被分化的學科知識與經驗,再次進行教育統合。

  在SAS的課程議題中,無論從教學與課程發展模式連結多元領域之經驗;從實際社區行動的參與發現教育功能之再現;從生活美學的時空思考探討個人認同與價值,都是源自五感教育的思維,從做中學,從生活中實踐教育,讓各種領域科目的學習都可以喚起視、聽、嗅、觸、味的體驗,對於文化知識無法再以片面理解,而是必須從各種經驗與想像來啟發學習。而這些理想化的教育現場,依賴教師的教育熱忱與專業素養方得以實現,進而讓孩子在充斥著競爭與壓力的教育體制中培養主動學習的意願,並且認同自己、認同文化。因此,透過美感的生命經驗累積,將激起學生對於生活的各種想像,獨立的思考不只發生在被侷限的框架裡,藉由跨領域的思維將滲透到多元文化範疇當中,整個世界回到原本的連結整合狀態,理解人類僅是社會文化與自然環境中的參與者,而不是破壞者或掌權者,如此才懂得彼此尊重,互相依存。

  另一方面,複雜而多元的社會生態強化了個別性的差異,就教師教學影響層面,由於每個教學者對於教育責任認知與觀點上的落差,造成學生學習成效與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如何能成為不扼殺學生學習動機與創意表現的獨裁者,就個人觀點而言,美感經驗的統合與文化理解應先從教師之專業素養著手,只有當教師具備以多元文化思考觀點判斷與解讀學生的表現能力,才能以學生的立場給予適當的引導與協助,並且作為一個尊重個別差異的啟發者角色,才能充分讓美感教育的精神在時下教育環境中發揮最大作用,進而在前述的感覺經驗整合的教育想像下拼湊對世界文化理解的希望。

 

小編感言:苗栗縣福星國小100年度正在進行的創造力資優生活美學方案的精神和初衷和本文不謀而合,苗栗資優教育的確領先精緻教育的潮流。